近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撰写的一份《校园食品浪费问题研究报告》引起了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报告称,在我国不少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中,食物浪费现象惊人。
北京市教委立即组织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中小学、幼儿园节俭养德、厉行节约展开了深入研讨,围绕改善校园餐饮供给特别是针对在校就餐浪费问题打出一套组合拳,对各级教委和学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多原因造成校园浪费 根据北京市教委有关部门调查了解,学校外供餐“盒饭”和自办食堂营养“套餐”是校园浪费较为集中的所在。 初中生小庞向记者坦言,学校里供应的“营养餐”,在同学们心中只是视觉上的营养餐,而不是舌尖上的营养餐。这些餐食品种单一,口味也差,比如一道看家菜“红枣焖五花肉”——“只有零星的几颗小枣,肉也是肥七瘦三,这道菜‘遗弃率’是最高的,特别是女生,基本不动筷子。”小庞如是说。 此次,北京市教委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各级教委要满足不同学段、不同年龄、不同口味学生的就餐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市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进一步改进供餐方式。包括采取外供餐桶装运输到校,再进行二次分餐的方式,避免浪费发生。同时,采用丰富饭菜花色品种、增加“套餐”选择内容、卖半份菜和小份饭、提前预订餐品餐量等方式,方便学生选择。 北京市还将充分发挥校园营养师作用,为有食堂集中供餐的学校配备一名专(兼)职校园营养师,承担起对本校学生的饮食教育工作。 “组合拳”有望破解浪费难题 学生的吃饭问题是长期困扰北京中小学幼儿园的老大难问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北京中小学特别是位于城区的学校办学面积相对有限,在校园规划时就没有厨房、食堂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北京城区寸土寸金,加之校园餐饮卫生准入门槛比较高,校园供餐企业受配送距离远、食材成本高、自身盈利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为校园配送的餐食口感往往“差了点儿”,不怎么受学生欢迎。 困难是多方面的,但学生在校的这一顿饭,真就搞不好吗? 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刘卫红,就以自己的亲身实践,举出了一个反例。 据介绍,该校南北两个校区共有1900多名学生,240位员工,每餐的主食耗材70.8千克,副食耗材760千克,每餐产生厨余垃圾35千克左右,平均每人每餐的厨余垃圾量仅为21.02克。中午师生用餐完毕后,食堂门口4个回收大桶都是见底的。
(文章责任编辑:竞技宝测速|竞技宝导航 ) |